星耀·星夜
此形象墙画以梵高的著名油画《星夜》为灵感来源,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——将画作马赛克化,以小矩形为单位,根据景物的流动方向进行排列,塑造出磁砖堆砌的效果;星星按金牛座排列,而金牛座正是星耀科技的诞生星座(5月16日成立)。
《星夜》
作者:文森特·梵高
1889年,布面油画,尺寸:73cm x 92cm
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

1889年,梵高的疯病又一次发作。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之后,他割下自己一只耳朵,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个妓女(一说是妓院里的清洁工)。此后,他被送人了圣雷米的疯人院。他在那儿共呆了一年零八天。他此时的绘画,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。在他的画上,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,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。油画《星夜》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。

这幅画,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。那巨大的、卷曲旋转的星云,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,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,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。对梵高来说,画中的图象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。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,暗示着某种神性,让人联想到梵高所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:“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”。而那巨大的,形如火焰的柏树,以及夜空中象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,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。

在这幅画中,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、有力的颜料浆,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,而涌起阵阵旋涡。整个画面,似乎被一股汹涌、动荡的激流所吞噬。风景在发狂,山在骚动,月亮、星云在旋转,而那翻卷缭绕、直上云端的柏树,看起来象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,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。

梵高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画家,《星夜》是梵高在艺术成熟期的一幅代表作,是他埋藏在灵魂深处对宇宙、世界的感受。一见到这幅画,便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气息,一下子唤醒人们对入夜后的印象,可以感觉到暖风和畅,夜晚的宁静中孕育着勃勃生机,盘旋的云龙说不清是色彩还是情感。
《VINCENT》
Vincent是一首民谣音乐,由美国歌手唐·麦克莱恩在1971年创作并演唱,他用这首歌来纪念荷兰著名印象派画家文森特·梵高。

这首歌的第一句“Starry starry night......”为人熟知,它描绘了梵高的著名作品《星夜》。同时,歌词中还穿插描绘了梵高的其他画作。

唐·麦克莱恩在1971年阅读了梵高的传记并创作了这首作品,次年便成为了英国单曲榜的冠军和美国单曲排行榜的第2名。